(阿语报纸专访页面)
近日,驻摩洛哥大使李立就中摩务实合作等问题接受阿语报纸Al-Akhbar采访,全文如下:
一、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有助于推动摩中战略伙伴关系发展,请问倡议现在进展如何?
2017年11月,中摩两国外长在北京共同签署了《中摩两国共建“一带一路”谅解备忘录》,摩洛哥成为首个加入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马格里布地区国家。一年多来,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,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正逐步在摩落地,实现从理念、愿景到现实行动的转化。双方正在努力对接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和摩发展战略,规划两国各领域合作的目标和方案,切实加强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、商业投资、港口物流、旅游、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务实合作,通过相互借鉴、取长补短,为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。
二、摩洛哥和中国经济、政治和文化领域关系发展如何?
中摩友谊源远流长。摩洛哥是第二个同中国建交的非洲和阿拉伯国家。近年来两国关系发展迅速,2016年中摩建立战略伙伴关系,去年迎来两国建交60周年的伟大时刻,双边关系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;两国贸易稳步增长,多领域呈现合作新亮点和新机遇;三所孔子学院、中国文化中心在摩落地,免签政策带来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等等,都为两国在文化交流和旅游方面创造了广阔前景和无穷潜力。
三、您如何评价摩中战略伙伴关系?
中摩两国已携手走过一甲子,两国关系始终健康稳定发展。双方始终相互尊重、相互理解,在涉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支持,在国际舞台上相互配合、沟通协调。两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来,双边各领域、各层级交往日益密切,传统领域合作不断深化,新的合作亮点层出不穷,人文交流和地方交流蓬勃发展,战略伙伴关系内涵不断得到充实。
四、近年来,摩中经贸关系日益激发活力,有哪些数据可以证明?
近年来,中摩经贸合作呈现良好势头,时隔17年重启双边经贸联委会工作机制。中国是摩洛哥第三大贸易伙伴,双边贸易额突破40亿美元,双边投资和贸易持续增长。去年7月,中信戴卡公司同摩洛哥政府签署了一项生产铝轮毂的工业项目协议,投资金额达3.5亿欧元,创近年来中国对摩投资新高。此外,两国医疗卫生、金融、培训等领域合作蕴藏丰富机遇,智慧城市、绿色农业、沙漠化治理、云计算等领域有望深挖合作机会。
五、近年来,中国在摩投资似有困难,主要问题在哪儿?
中国政府一贯鼓励信誉好和有实力的中国企业来摩投资兴业。近年来,中国对摩投资上升势头明显,免签政策也带来了越来越多来摩拓展市场的中国企业。中方希望摩方能为中国企业来摩投资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,完善配套服务,简化行政手续,积极帮助企业了解当地市场,推动双边投资更快更好发展。
六、同样的,摩洛哥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也面临障碍,主要原因是什么?
中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帮助摩方扩大对华出口,早在2008年,双方就曾共同推动摩洛哥柑橘进入中国市场。去年,中国政府举办了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,得到摩方积极响应,摩洛哥的葡萄酒等商品备受关注。我们深知,摩洛哥农产品种类丰富,中国政府愿为广大中国消费者增加选择机会,希望双方农业、质检等相关部门可密切沟通协调,促进两国农产品贸易健康发展。
七、您如何评价穆罕默德六世国王推动的政治和经济改革?
在穆罕默德六世国王的英明领导下,摩洛哥政府和人民正稳步实施经济、社会等各领域改革,为发展经济和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不断努力奋斗,摩洛哥在地区和国际影响力不断上升。中方高度赞赏摩方取得的瞩目成就,希望摩洛哥人民继续在国家发展和创造美好生活的道路上阔步前行。
八、您如何看待摩洛哥在非洲的角色?
摩洛哥是非洲第五大经济体,也是对非投资最多的非洲国家。摩地理位置优越,是许多国家进入非洲的重要门户,在域外国家对非合作中扮演重要角色。随着重返非盟,摩在非影响力不断扩大。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,中非双方将对接“一带一路”合作视为重中之重。中摩两国可共同探讨对非三方合作,发挥摩的地区辐射作用,大力开展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的各项务实合作,为南南合作树立典范,共同推动中非关系更好向前发展。
九、拉巴特中国文化中心的揭牌对加强两国关系有何重要意义?
“国之交在于民相亲”,文化交流是各国人民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的重要桥梁和纽带,也是中摩双边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中国文化中心的落成,将成为增进中摩人民间相互了解和友谊的重要平台,更加有力促进两国文化交流,为扩大与深化其他各领域交流提供长久动力。
十、摩洛哥对华实施免签后带来了哪些成果,特别是旅游方面?
免签政策实施后,来摩中国游客数量和增速不断创造新记录,在不到2年的时间翻了20多倍。从某种角度而言,游客数量的增长反映出了两国民间友好和两国人民相互了解的愿望。为此,两国政府达成共识,将在2020年共同举办中国—摩洛哥旅游文化年,旨在推动中摩文化旅游交流与合作提升至更高水平,为双边关系夯实基础。